影响信息流广告展现量的因素有哪些?90
发表时间:2019-04-09 14:32 做过信息流广告推广的企业主会发现预算和出价对于展现量影响很大。在这里,希望大家注意这个公式:eCPM=目标转化出价*eCTR*eCVR*1000。 e是预估的意思,这是关于广告质量度的衡量公式:预估的展现量高,分配的流量就多,展现的机会更大。那么影响到预估展现量的有哪些因素呢? 首先就是目标转化出价。信息流广告最底层的逻辑其实就是争夺人群。所以,越是高质量的人群,出价越高才能抢到。 消费力强的人群,很多行业都想抢。比如金融、汽车、房地产、出国游学甚至B2B广告等,抢同一批人的行业多,一来二去价格就水涨船高了。如果你出价低,根本就没机会出现在这类人群面前。 同样的,越是紧俏的资源出价越要高一些。比如首页出价要高于列表页和内容页,大图形式的出价要高于组图和小图,IOS用户的出价要高于安卓和PC端,行业旺季出价要高于平时。 出价一定要以人群为核心,根据所处的时间节点、投放的广告位置和样式、选择的定向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以抢到想要的人群。信息流广告是定向广告。你可以选择通投,曝光会很好但是转化肯定相对低一些。你可以尽可能精准定向,这样目标人群质量会很高,但是曝光肯定会减少。 刚开始投的时候不妨放开了投(通投),提高出价,先抢到更多流量加大曝光,提高转化的机会,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转化效果调整定向和出价。这就涉及到已转化用户画像的分析了。 举个例子,你是一家母婴品牌,刚开始可以放宽定向提高出价,比如只对年龄定向,先别限制地域和性别,这样曝光会比较大,带来的转化更多一些。只有转化数据到达一定的量,才会激发机器学习;数据量不够,机器是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征的。 当转化结果有了一定的发现,比如发现已转化用户中女性偏多、一二线城市偏多,那下一步你就可以收窄定向,瞄准这类精准人群来提高出价,对稍微低一些的定向降低出价。 接着看公式——eCTR是预估点击率,根据同行业类似情况下的点击率历史数据来预估。eCVR是预估转化率。此外,为了更好地监控不同关键词在当前出价下的转化情况,关键词出价统计表是必备的表格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影响信息流广告展现量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流开户、信息流广告投放相关信息,可直接联系本平台客服QQ、微信、电话。 武汉聚亿媒具备多年网络营销推广经验,已累积服务上千家企业,其中包括游戏、电商、旅游、教育、品牌、金融、APP等20余个行业,为广告主提供专业的 "品牌策划、媒体投放、效果评估" 的整合营销服务。 Soul 竞价广告投放时间策略:基于 Z 世代行为特征的准确时段选择一、Z 世代用户活跃周期与社交场景洞察Soul 平台 74.9% 的月活用户为 Z 世代(1995-2009 年出生),其社交行为呈现鲜明的时段特征:工作日活跃高峰:通勤时段(18:00-20:00):结束工作后,用户倾向通过群聊派对、音乐专区等功能放松,占全天互动量的 32%。临睡时段(22:00-1:00):用户活跃度较... 在社交平台竞争白热化的当下,Soul 以 "灵魂社交" 为核心,聚集了超 3000 万 Z 世代用户,成为兼职小程序引流的阵地。本文将结合平台特性与实战经验,为您拆解在 Soul 平台实现低成本、高转化引流的核心策略。一、Soul 平台引流的底层逻辑:契合年轻用户社交用户画像准确匹配Soul 用户中 74% 为 Z 世代,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79%,具备高消费力与强社交意愿。兼职小程序可通过... 在移动社交广告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Soul 作为以 “灵魂社交” 为标签的平台,虽坐拥超 3000 万月活用户,却因广告成本居高不下令众多广告主望而却步。本文将从投放策略、平台特性及行业生态三个维度,剖析 Soul 信息流广告成本高的核心原因。一、投放策略的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本走向暴力出价的恶性循环部分广告主为快速起量盲目提高出价,短期看似提升了曝光量,但长期会导致系统误判用户价值... 在知识焦虑与终身学习浪潮下,学历提升教育市场持续扩容。据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突破 4.2 亿,其中 Z 世代(1995-2010 年出生)占比超 60%。面对这一高学历、高信息敏感度的群体,传统广告模式渐显乏力,而社交平台凭借用户粘性与算法优势,正成为教育营销的新蓝海。本文以 Soul 平台为例,探讨教育类广告如何突破传播瓶颈,实现品效合一。一、教育广告主为何转向社交平... 在数字营销时代,社交平台已成为旅游广告主的核心战场。无论是微信、Facebook 等老牌社交巨头,还是 Soul 等新兴平台,均凭借独特的用户生态与技术优势,重塑了旅游业的营销逻辑。本文将从旅游行业趋势与平台特性出发,解析社交广告的核心价值,并探讨 Soul 平台的适配性。一、社交平台成为旅游营销主阵地的底层逻辑用户行为与内容生态的天然契合旅游具有 “体验先行” 的特性,用户在出行前需通过信... |